古水利工程何以六百年不衰
——安顺鲍屯古水利考察记
严奇岩
明代在云贵高原推行屯田制度,江南地区的大批移民将江南先进的农业技术带进贵州屯堡区,促进了贵州农业的开发。[①]单就贵州水利建设而言,明代贵州出现兴修水利的高潮,屯堡区成为江南水利技术的推广站。不过,在查阅明清时期贵州水利工程的资料时,我们又发现能确证为明代贵州修建的水利工程才38处,[②]且这些要么多为陂、塘、堰、堤等功能单一的工程,要么今天多已废弃。因此,我们缺乏了解明代江南移民在贵州兴修的具有江南风格的水利工程的鲜活实例。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水利专家在贵州安顺屯堡文化区的鲍屯古村落发现明代水利系统工程,[③]并被水利部水利史专家冯广志、谭徐明等誉为“袖珍都江堰”。2007年中央电视台《鲍屯水事》专题报道后,鲍屯古老的水利系统更是名声大振,顿时成为众多学科领域专家考察的重点。鲍屯古代水利也因此成为研究明代江南移民与水利建设的典型个案。
鲍屯,又称“鲍家屯”,位于东经106°07′,北纬26°19′,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2258人,隶属于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明清时期鲍屯是滇黔古道上的军事屯堡,而今又是贵黄高速、滇黔公路与贵昆铁路的必经之路。
由于鲍家屯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史书对鲍家屯多有记载。
咸丰《安顺府志》卷之六《疆里》载:
“鲍家屯,又属东门,在治东北四十五里,东接中所屯,南界府属西陇,西界镇宁白泥,北接定下增福寨。”
《民国续修安顺府志》卷之四《氏族志》载:
“鲍姓,原籍江南徽州府歙县新安卫唐越村太和舍。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祖鲍福宝因“调北征南”入黔,封振威将军,卜居安顺永安屯,即今鲍家屯”。
“鲍姓,聚居鲍家屯、带子街、小果园、小寨、猴场等处,共八百余户”。
从水系看,鲍屯位于乌江流域的型江河上游,全长4.2公里的鲍屯河,自西向东流,横穿鲍屯村前开阔的平坝,由六保进入平坝县的羊昌河,注入乌江。[④]清代的志书对鲍屯的水系也有介绍。如咸丰《安顺府志》载型江河上游:
“右纳姨妈井水又经普定鲍家屯,屯在城东四十五里。”[⑤]
尽管历史上对鲍屯多有记载,但对被誉为“黔中都江堰”、灌溉面积达2300亩的明代鲍屯水利工程却无记载。就连鲍屯所在的大西桥镇2006年编的《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也认为民国时期境内无较大的水利工程。[⑥]《安顺市志》则认为清代和民国年间安顺境内无重要水利设施,在其中记载的一些民国以前主要的水利设施中,最早的拦河坝有咸丰年间建造的四梅坝,且灌溉面积只有40多亩;灌溉面积最大的拦河坝是民国时期修建的官坝,其灌溉面积为1650亩,[⑦]即无论是修建历史、规模还是灌溉面积,明代修建的鲍屯古水利工程在贵州都是罕见的,可惜这一重要的水利工程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
鲍屯是安顺屯堡文化区的四大名寨之一,其丝头系腰、鲍家拳和古水利是屯堡特有的文化。而鲍屯水系的开发和利用也已成为屯堡文化的灵魂。大家知道,贵州安顺屯堡文化区保留许多明代的遗风,如语言、服饰、民居建筑等是研究明代历史的活化石。如果说屯堡“文化孤岛”历经六百年的沧桑而基本保持原状是一个难解的谜,那么鲍屯古代水利工程的完好保存且至今发挥效益的奥秘则是破解屯堡文化之谜的钥匙。因为作为屯堡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传统农业社会中,明代鲍屯水利是农业文化的主要源头,其研究价值在于:其一是明代江南地区的移民在贵州农业技术传承方面的典型个案;其二对于深入研究屯堡文化有重要意义;其三是研究历史上农村水利维护、水资源分配和公共工程管理的生动实例。
鲍屯老人
鲍屯的石板瓦房
看来,我们很有必要明确为什么史书无记载的明代水利工程能保存至今且仍然发挥效益。由于缺乏现成的文献资料,鲍屯水利这一奥秘只有到田野中去体验和感悟。2008年清明节假期,笔者带着诸多好奇与疑问,对鲍屯的水利工程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
通过几天的走访与考察,特别是在鲍屯“土秀才”鲍钟权及村支书鲍灵平的大力支持下,初步明晰鲍屯水利六百年不衰的原因:一是宗族管理与自觉维修;二是设计精巧,功能齐备;三是注重生态保护。
鲍钟权向笔者介绍鲍家历史
一、宗族管理与自觉维修
历史上的农田水利制度,不仅反映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而且反映了农业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地方宗族主宰地方事物,尤其是公共事业的兴建与管理。水利作为农业社会经济的命脉,在宗族势力强大的地区,宗族往往主导地方水利事业。正如黄宗智所言,宗族组织的规模与水利工程的规模是相符的,[⑧]即肯定宗族对水利事业的独有贡献。
明清时期家族式的民办水利工程主要集中于宗族社会发达的乡村社区,鲍屯水利工程即为其中的代表。也就是说,明代鲍屯水利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它与鲍氏的宗族社会密切相关。
学术界认为屯堡社会结构的特点是宗族势力较弱,如九溪村表现出地缘重于血缘的居住格局。[⑨]不过,不能一概而论。据笔者调查,鲍屯社区表现出较强的宗族势力,鲍屯可以说是乡民自治的家族村落社区。
据民国《鲍氏家乘》记载,鲍福宝是鲍屯的创建者。始祖鲍福宝在明洪武2年(1369年)由安徽歙县棠越村调戎贵州普定卫(今安顺),因战功显赫,被封为振威将军,赐军田一分。由于他“素裕堪舆”,四处观风问俗后,寻得“杨柳湾”风水宝地,“览其形,地极壮丽,脉甚丰饶,狮象把门,螺星塞水,文峰玉案,森然排列”。[⑩]于是卜居杨柳湾(即今鲍屯)屯田守土,后人有诗云“南征万里雪霜严,游子从军竞久淹;不是金陵归路远,由来乐土属南黔”即是其后裔鲍开元追忆始祖从“征南调北”到“屯田守土”的历史。明代对西南地区大规模的“调北征南”始于洪武14年(1381年),鲍福宝的部队可能属于先遣军性质,因此,鲍屯属于明代贵州早期建设的少数屯堡村寨之一,被号称“大明屯堡第一屯”。[11]
田间归来的鲍屯女性
鲍屯鲍氏来源于徽州歙县棠樾村古老的宗族。棠樾村在明清时期属直隶省徽州府新安卫,民国属歙县丰山乡,居民以鲍姓为主。西晋以来鲍姓一直是当地的望族,且长期以来主宰徽州地方事务。如早在南朝时歙县的祖先鲍国安等兄弟10人,“富甲于乡,田置六邑”。[12]鲍福宝的入黔部队,多由徽州鲍氏宗亲子弟组成,徽州文化对鲍屯文化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突出表现是鲍屯宗族社会即是对徽州宗族社会的移植。而徽州宗族社会最大的特点是村落宗族的发达。明清时期徽州社会形成了相当精致完美的族群生活形态与宗族文化,是长江流域宗族生活的典型地区。[13]
当然,鲍屯宗族社会的形成是一个逐渐整合的过程。鲍屯地名的演变反映了鲍屯宗族社会的形成历史。明初,今鲍屯村名“帚箕坝”。明朝洪武二年鲍姓祖先征南后卜居此地,先后更名为“杨柳湾”和“永安屯”。[14]历史上鲍、汪、吕、许、江等五姓共住鲍屯村,后来吕、许、江等3姓相继外迁,估计清中期以后由于鲍姓人占绝大多数,“永安屯”又改名为“鲍家屯”。[15]从《鲍氏宗谱》中可看出一些外姓家族把祖田卖给鲍氏很可能就是这些外迁的弱房小姓。如今鲍屯的鲍姓已繁衍到第25代,全村2258人中86%是同宗同源的鲍姓,即鲍屯是以鲍姓为主的宗族村寨。2008年清明节笔者正好赶上鲍氏祭祀祖先的隆重场面。清明节鲍屯村鲍氏祭祀始祖鲍福宝的祭祀人员多达3000人,宴席摆了250桌,鲍屯清明祭祖的规模堪称贵州之最。可见,鲍氏家族规模大、宗族认同感强。鲍屯是以鲍姓占绝大多数的村落,鲍氏宗族主宰当地的话语权,客观上有利于包括水利在内的公共事业的集中管理。
位于“将军陵园”的鲍家始祖鲍福宝墓
民国《鲍氏家乘》和2008年新修的《鲍氏宗谱》
而且,明代鲍屯所在地曾经是苗族和仡佬族的聚居地,是土司势力弱小的地区。鲍福宝定居后主动向当地少数民族学习,妥善地处理好民族关系。苗族同胞回忆,他们的祖先和鲍氏祖先曾经结拜为兄弟,鲍屯汉族与周边苗族的民族关系历来很好,不存在不同宗族、不同派别之间的水利纠纷问题,和谐的人文环境客观上有利于水利维修和管理。
由于缺乏文献记载,鲍屯古代水利工程始建年代无考。2006年鲍屯人从“水仓”附近的苗族村寨黄家庄发现了半块 “驿(移)马井石碑”的另一角残碑,碑文落款是“大明庚午年立”,有人据此推断为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时间等于或晚于驿马坝(鲍屯人称“移马坝”)创建时间。由此可以说,鲍屯水利系统至少有600年的历史。[16]
据当地老人相传,始祖鲍福宝是鲍屯水利系统的创建者。2008年新修《鲍氏宗谱》也有专文记载。《鲍氏家乘》有诗云“落叶黔中永不还,荆榛夹道自除删。开它亩亩生禾稻,整我衣冠化虺蛮;水绕峰回神仙宅,蝉联鹊起子孙斑。佳城万古今何在,烟草茫茫后头山。”这是明末鲍氏后裔赞颂始祖鲍福宝的诗歌,表达后人对始祖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开拓性贡献的肯定。说明始祖鲍福宝带来江南先进水利技术促进了鲍屯的开发,使鲍屯成为具有江南风光的乐土,。
鲍屯开屯初期,水资源一直困扰屯军。大家知道,贵州喀斯特高原是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历史上以旱涝灾害危害最严重。[17]因而水利建设在贵州经济发展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贵州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缺水比较普遍,这给兴修水利造成诸多困难和不便,与其他地区相比,贵州的水利化程度较低。[18]如1949年前安顺地区有水利设施1829处,有效灌溉面积占当时耕地面积的7.58%,占稻田面积的15.98%,人均保证灌溉面积0.12亩。[19]可见,水利事业一直制约贵州农业的发展,尤其是明清时期。
鲍家屯坐落于四面环山的“凹”形坝子中,境内多为季节性河流,雨季有水源,旱季断流。不过泉水分布广泛。鲍家屯一带泉水流量为70一150升/秒,泉水是河水的主要补给水源,[20]也是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即所谓“每每原田,流泉灌注”[21]。但在水利兴修前,因农田地势高而不能灌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水白白流走。于是,鲍福宝发动全族的力量筑坝壅水、开渠引水,修建了这个惠及子孙后代的农田水利工程。
历史上安徽棠樾鲍氏家族有兴修水利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明代的《新安名族志》载东晋时期鲍弘任新安太守时创建的“鲍南堨”,是徽州建造最早、使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元、明之际,棠樾村人鲍佰源倡导族人进行大规模的水系改造,截流筑成“大姆堨”,灌溉农田600余亩,确保了棠樾村农田旱涝保收。[22]
鲍福宝作为一名皖南人,从水利技术先进的棠樾村来到贵州,大脑里有着徽州鲍氏祖先人崇尚水利的思维,自己也曾在故乡安徽参加过农田水利建设,对筑坝修沟较熟悉。因此,鲍福宝把徽州鲍氏家族先进的水利技术带到鲍屯是很自然的事情。
由于缺乏资料记载,明代鲍屯水利兴修的详情不得而知,但我们从鲍氏宗族对水利的维修和管理可看出,鲍氏宗族与水利工程的密切关系。
鲍屯人世世代代依靠农业生存、发展,认识到水利是农耕经济的命脉,所以为维护这些水利设施,鲍家屯的祖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水利维修与工程管理制度。
鲍屯的鲍氏是当地巨姓,民国时期的村民自治委员会即家族会,负责水利维修的“三落实”:即组织落实、维修与管理落实、乡规民约的宣传教育落实。
组织落实是完善和健全水利维修与管理的组织。鲍氏宗族委员会选举德高望重的人为族长,全面管理宗族事务;选举老成谨慎、为人正直、热心公益事业者管理财务。同时,鲍屯至迟在清代成立了粮会的民间组织,由鲍、汪、吕、许、江等五姓推举会首组成,由鲍氏宗族主持水利管理与维修。
在维修与管理落实方面,鲍氏家族制定严格的维修制度。鲍屯先民在汪公庙前立下石碑(可惜在“文革”中被毁)定下“岁修”制度,每年按时维修水利工程一次,这个“祖训”成了乡规民约的内容。
水利的岁修经费来源于族田收入。贵州安顺《鲍氏家乘》记载:鲍氏有族田大小有133块,开列清单于家谱上“以永世守”。族田每年收租谷近万斤,其收入主要用于水利维修、修桥铺路等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古水利的“岁修”主要考族人义务劳动,所需资金则决于族田收入,维修费用有了保证。每年冬闲时节,在宗族会的组织下,乡民们投工投劳加固堤坝清除淤泥。
“驿(移)马井石碑残部
在乡规民约的宣传教育落实方面,努力营造水利保护的良好舆论氛围。宗族内部的农田水利制度反映在宗族社会的族规和乡约中。族规和乡约,是宗族社会的“成文法”,有很强的约束力。因而,乡族内部的农田水利制度,一旦形成族规和乡约,遂具有法律的效力。鲍屯保护水利的乡规民约主要体现在族谱和碑刻中(详后)。
早在兴修初期,鲍氏先祖就立下祖训严加管护,将祖训刻石立碑于河边。据说立碑时利用屯堡人相信佛教因果报应的心理,立下 “谁要违反,全家死绝” 的咒语。宗法制度社会中宗族祖训有巨大的威力,在屯堡人心目中有神圣的地位,其威慑力超过一般的法规。
2006年在附近的苗族村寨黄家庄发现了修筑移马坝的半块“驿(移)马井石碑”残碑。碑文不全,文字模糊:
“因一时无知……泉水退缩,亢旱禾苗,见之不忍,……自知情愧,愿……后不敢侵犯,倘后有……如有放水,……,勿谓言之(不预)”。
很明显,“大明庚午年立”的碑刻是一则不得破坏水利设施、珍惜用水、防止水位下降的警示碑。据鲍屯附近的黄家庄48岁的苗族同胞杨有平回忆,残碑原来砌在他家牛栏的墙壁上,后翻修牛栏发现上面刻有文字,于是保存下来,并在他家存放了10多年,2007年11月被鲍屯人开车拉走,现在陈列于鲍屯陈列馆。
介绍残碑来历的苗族同胞杨有平
始于明代的鲍家屯水利工程,是宗族社会的民办工程。在乡民自治的宗族社会,历史时期长期形成了一套维修与管理的民间制度。正因为是民修而不是官修的,才不为官方史书所注意,才不因政策的变化而导致失修,这是鲍家屯水利保存至今的原因之一。
鲍屯水利系统是农民主动建设、农民自觉管理的地方公共事业的结果,体现了宗族社会中乡民自治社会的特点。鲍家屯古代水利工程反映出历史时期屯堡区的自治管理形态,是研究农村水利维护、水资源分配和公共工程管理的生动的实例。
二、设计精巧,功能齐备
笔者在鲍屯考察时,正好遇上鲍屯出身的国防大学教授鲍中行先生和安顺市文物管理局的相关同志一起考察,有机会聆听文物专家介绍鲍屯水利的设计与功能。鲍屯古水利系统在屯堡区并不是唯一的,[23]却被公认是保存最完好、功能最齐备的。正是水利工程的设计精巧与功能齐备保证其长盛不衰,从而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鲍家屯水利设施属于比较完整的引蓄结合的塘坝式工程体系。整个水利系统由天然河流、岩溶泉水、堤坝人工渠等三大要素交织而成,在坝型、分水配水设施以及渠线规划等方面构思精巧,布局合理,凝聚着屯堡人的智慧。
鲍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型江河从村西流入鲍屯坝子。在三铺村流进鲍家屯的河道名“水仓”,意为“水的仓库”,因为这里有一个日涌千立方米的“母亲泉”。明代鲍屯先人在这里筑起了一道既能拦水灌溉,又能泄洪的拦河坝----水仓坝。
水仓坝部分图
水仓坝是整个工程的分水枢纽,长60米,高2米余,宽2米余,全用石头拌糯米汁浆砌成。水仓坝呈“L”形,坝顶有几个溢洪口,坝中采用“鱼嘴分水”的方式使河水形成三个流向:
一部分河水通过河坝或溢洪口往下游流,流经大青山坝和小青山脚,这是古河道部分;另一部分通过鱼嘴后的水渠流经大青山、门前坝、水碾房和小青山周边的田坝;此外,还有一部分河水则向下游“小坝湾”方向通过全长1330米的人工河流(与老河道在“螺蛳湾”汇合)流向鲍屯村前的小坝湾、门前坝和小青山;最后三部分河水全在小青山麓的回龙坝汇合,流入九溪河。
三部分河水分流时,每条河道又包含若干小渠道及蓄水坝,从而形成引蓄结合的塘坝式水利工程网络,不同的拦水坝和引水渠使不同高程的2500多亩田地都能得到充分的自流灌溉,从而形成“一道坝、一条沟、一片田”的景观;而且,河水暴涨时,这些坝渠又自动地泄洪排涝,进而为鲍屯的旱涝保收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水仓”是鲍屯古水利工程的龙头,也是最早修建的“拦蓄引”工程。水仓坝采用“鱼嘴分流”方法施工,是古水利的点睛之作,体现了古人的水利智慧,其功能原理与四川的都江堰相似,因而被水利专家誉为“黔中都江堰”。
鲍家屯水利设施由横堤、顺堤和高低龙口组成,拦河坝大多是顺坝(顺着河水流向建的坝),减缓了河水对堤坝的冲击力,这种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营造方法,极其高明,这也是这些石坝不毁至今还能利用的重要原因。
专家在考察回龙坝
典型的是小青山麓长约60米的回龙坝。按照常理修坝,一般人就会选择较窄的河段且修成直线大坝。鲍屯的拦水坝却反其道而行之,因两条河道在此交汇,回龙坝在河面较宽的地方顺着河水的流向而建成“S”形。这种“S”形坝降低了洪水的冲击力,减缓水流速度,既能抗旱又降低了洪涝灾害的损失。同时,大坝的两个支点是河床上的两块岩石,岩石和石块的结合使大坝更加牢固;每道坝中间底部留有排沙口,在适当时候让河沙随水流出,使河床保持稳定的平面,既能保证蓄水又能排洪防涝,也节省了放水淘河的大量劳力,避免泥沙淤塞。600百年前运用的排沙技术是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
除了构思精巧,布局合理外,鲍屯水利更具有功能完备的特点。即鲍屯水利不是一般的农业灌溉工程,还具有供水、排洪、水力利用、环境改造等功用,在服务于鲍家屯的生产、生活的同时,也为鲍家屯创造了风景秀丽的自然环境。
鲍屯水利的功用包括保障水安全、开发水功能、营造水景观、保护水生态等方面。
古水利中的门前坝
首先,鲍屯古水利工程重要功能是农田灌溉。当地民谣“要叫地下水抬头,不叫地下水白流;修好水利甜万年,百日无雨也丰收”就是强调水利的重要性。古水利工程建成后提升水位,改变了因河床深河水很难被农田利用的局面,有效地利用地下水资源,使鲍家屯成为黔中江南水乡,呈现出一派兴隆的田园风光。据鲍氏后人反映,古水利工程建成后,数百年来,无论外界气候怎样变化,但鲍屯“春夏一片葱绿,秋来十里稻香”的景象从来就没有改变过。目前其灌溉面积是2300亩,涉及三个行政村和三个自然村受益。大旱之年,其他地方河水断流,人蓄饮水困难,而鲍屯却依然绿水长流。鲍屯水利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600年来一直是维系鲍屯人的生命线。
鲍屯人在利用水利灌溉
鲍屯的龙骨车
清明时节农忙的鲍屯人
其次,防洪也是鲍屯古水利工程的重要功能。型江河上游河段地势平坦,落差小,泄洪能力差,开挖的人工河绕小青山而下直达下游,根据水位分洪,利用天然岩石进行鱼嘴分洪,调节水流,使农田免受洪涝灾害。
同时,在开发水能方面,由于鲍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可进行水力资源的梯级开发。在新旧两条河道上的水仓坝、移坝、大青山坝、门前坝、小湾坝、回龙坝等组成“横坝竖坝十座坝”。为充分利用水能,清代以来,鲍屯河上以前每座坝上都有水碾房,因此有“十道水坝,十座碾房” 之说,水碾房方便本村及附近居民碾米磨面。早在明代当其他村寨还在用笨重手工舂米的时候,鲍屯人已开始享受“机械化”成果。直到1972年通电后这些水碾、水磨才退出历史舞台。如今只有回龙坝和门前坝的水碾房还存,且门前坝的水碾房已修复,并准备碾米。
回龙坝古水碾房一隅
古碾房水轮
鉴于历史上鲍屯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目前鲍屯准备开发绿色产品投入市场。在粮食生产上禁止使用花肥、农药,提倡使用农家肥,以开发绿色食品;在粮食加工上,要恢复传统的水力米碾房。水碾米加工过程不同于机制加工。据说,用水碾碾出的米,因不损害各类植物产品的本身营养,做出的饭清香四溢,营养成分丰富。在屯堡乡村水碾米的价格高于机碾米,且供不应求,人们说“宁吃半斤水碾米,不食一斤机碾米。”
门前坝的水碾人家
在保护水生态等方面,鲍屯古代水利工程修坝蓄水,形成不同的水坝和小型湖泊,这有利于水中生物的成长,尤其是丰富的鱼类资源,为村民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饭稻羹鱼是传统农业社会农耕文化的主题。这里经常能钓到20多斤重的大鱼。历史上自然生长鱼虾甚多,有人专门以捞鱼捕虾为生。当地人告知,以前家里来客人没有好菜吃,随便到河中可捞到大鱼来招待客人。笔者也亲眼见到一些老农一边放牛,一边垂钓,不多时鱼就上钩了。
河畔垂钓的鲍屯人
从风水文化上看,营造水景观是鲍屯古代水利的重要功能,体现了明代徽州的水利风格。这点将在下文重点阐述。
小孩的天堂----人工渠部分图
一方水土一方人。在这个古代水利工程的有力支撑下,鲍屯人男耕女织,生生不息,人丁兴旺,为鲍屯创造了良好的耕读环境。鲍氏祖训强调耕读传家。民国《鲍氏家乘》“训族格言”规定,“世间最好惟耕读,半耕半读富贵兼”。鲍屯的鲍氏后裔牢记祖训,坚持晴耕雨读的生计模式,结果实现了始祖鲍福宝卜居时“代代出诸侯”的愿望。据《鲍氏家乘》统计,明清以来鲍屯相继出现进士、举人和贡生等共有19人,其中第七世鲍国臣是明嘉靖时期的正一品太傅。一个家族科举功名人数及官位的高低是衡量该家族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而鲍屯代代人才辈出,巩固了鲍氏在当地的地位,使鲍氏成为安顺的著姓望族。
鲍屯水利既是灌溉系统和生活系统,也是一套精神系统,具有实用的功能、审美的功能和象征的功能。正因为该水利有多方面的功能,从而出现系列与水利相关的文化行为。鲍屯人的生产、生活与水利工程息息相关,水利成了鲍屯人生命的一部分,是鲍屯人生死与共的朋友,理所当然受到当地人的精心呵护。后人有诗“青山如黛千秋画,绿水似弦万古琴;鱼鸟天堂香花茂,稻油两熟喜盈门”赞颂水利工程给当地带来的富足和安乐,表达了鲍屯人的感恩之情。
三、注重生态保护
鲍屯古水利至今还能发挥作用,除了历代鲍屯人的自觉维修以及其设计精巧、功能完备外,还与鲍屯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历史上许多水利往往与环境割裂开来,即水利的兴修破坏周边的环境,而环境破坏后由于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水利工程的废弃。这就是所谓的“黑色水利”。正如前文所述,鲍屯水利不是简单的灌溉、防洪工程,而是功能齐备的系统工程。即将防洪、灌溉、水力加工、鱼副产品、园林、风水文化等严密结合,形成天人合一的生活智慧。
风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蕴涵朴素的生态文化。鲍屯水利深受风水文化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从培植风水角度看,保存至今的古老水利工程包含了古人保护环境的理念,因此,古老水利工程的六百年来不衰也是鲍屯人自觉地保护水利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结果。
历史上的徽州素有崇尚风水的习俗,明清时期徽州是全国风水文化的中心。[24]徽州村落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徽州宗族社会的特点是村落公共设施的完备,而水口园林是徽州古村落人居环境的主要特征之一。水口是村落的总出入口,也是一村一族居民盛衰荣辱的象征。风水认为水是财富,是“气”之所依,所以水流的出口处应有“关锁”,以便留住吉气、财气。关锁的形成,一是靠地形,即村镇的水口应是山环水绕、曲折有致,犹如门户;二是靠人工改造。在徽州,人工水系的有无和发达与否,是衡量一个村落文明的重要标淮。[25]因此,以水利建设为核心的水口园林是徽州村落的主要特色。水口园林通常建在村落河流出口处,与水利建设配套,包括风水林、水利设施和其他公共基础设施。
安顺鲍氏来源于徽州,徽州文化无疑对鲍屯水利建设产生直接影响。鲍屯水利与徽州水利有何渊源关系呢?受徽州风水文化的影响,鲍屯水利最大的特点是在宗族社会中将建村与治水结合起来,主要表现形式为水口园林。鲍屯村落明显受徽州水口园林文化的影响。
水口处被誉为“水上长城”的水口关遗址
传统村落选址的理想模式是:枕山、环水、面屏,即村后有山作倚托,中间有水流过,前面有较小的山作为屏障。明代鲍屯村寨的建设也深受传统村落风水思想的影响。由于鲍屯先祖鲍福宝是从徽州棠樾至贵州安顺屯田守土,徽州的“水口园林”式居家环境深深地影响着他对新家园的建构理念。因此,鲍屯村落的规划与水利建设留下徽州文化的烙印。可以说,鲍屯的水利系统也是皖南古村落的“水口园林”在黔中的移植和仿造。
鲍屯村前有明代建的古庙永安阁、人工湖回龙潭、水口古桥以及回龙关等,连同村前的螺星山、狮子山和象山等风水山构成“狮象把门,螺星塞水,文峰玉案,森然排列”的园林胜境。
鲍屯水利是培植风水的重要举措,培植风水包括保护水资源、水利的兴修与维护和改造生态环境等方面。从培植风水的良好愿望出发,鲍屯人几百年来展开了以水利为中心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系列文化行为。
鲍家屯水口园林鸟瞰图
保护水资源是培植风水的首要前提。鲍屯所在的大西桥镇境内的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比较大的有背陇珍珠井、鲍屯柞塘河井、狗场屯大树龙潭、马场陈枯龙井、中所沙龙井、吉昌土地庙龙潭、王家院姨妈井7处。它们水质均良好,出水量大,对境内的工业生产、农田灌溉及群众生活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正是众多河道的流经,才带来大西桥镇各村寨经济文化的相对发达。因此,保护河川等水资源成为了各村寨的主要事务之一。
为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鲍屯人对水利的利用有明确的分工。如最上游段为村民饮用水的水源地,次上游段洗米洗菜,中游段洗衣,下游段洗浴。如有违反,按乡规民约处理。再如村里有口“龙泉”,出水量大,村名们为有效利用泉水,建石墙将龙泉水依次分为四口水塘,第一口供饮水,第二口供淘米洗菜,第三口洗衣,第口则是洗农具、洗脚等。
鲍屯所在的坝区,水系较多,鱼资源也很丰富。但在清后期由于人口增加,过度捕食鱼的现象十分严重,甚至毒鱼问题成了当时普遍的现象。如清末鲍屯附近的九溪村进士宋懦溺(又名勋谷)反映安顺乡民,“多有毒鱼之事。积习相沿,群趋若鹜。缘黔中多产茶树,民将子榨油,即以渣饼投置水中,鱼无大小,靡有子遗,到处皆然。而安顺所属九溪一带,系北桑样,此习为尤甚焉。夫鱼为丰年兆,故古人网用上寸之目,鱼不满尺,市不得鬻。似此一毒无余,较之绝流而淦,更形惨酷。童稚效之,竟为残恶,是人心风俗之害。”。[26]宋懦溺希望政府出面严行禁止河道毒鱼。不过,在宗族社会中最有效的方法还得靠村规民约进行。鲍屯即为典型事例。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鲍屯在清代有民间组织“粮会”,负责村规民约的宣传与落实。如在清咸丰六年(1856年),村级组织“五会”公议制定的乡规民约规定:
“禁止毒鱼挖坝,不准鱼鹰打鱼、洗澡,不准赶罾、赶鱼,违者罚银一两二钱”。乡规规定对毒鱼挖坝、鱼鹰打鱼等杀鸡取卵、过度捕食的行为给予重罚,从一侧面体现了当时村民对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视。
如今的村规也同样规定,河内严禁炸鱼、毒鱼、电鱼等。如有违反,除给予经济惩罚外,还要视情节轻重按有关法律法规惩处。
咸丰六年“五会”公议的乡规民约碑刻
水是农业的命脉,在农业社会中,对水的依赖、畏惧以及对水涝旱灾的恐怖与自我保护的生存意识,使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产生了对水的崇拜观念。正是对水的崇拜,才有祭祀水神的习俗,反映了人民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鲍屯有关祭祀井泉、河流等仪式的民俗中也保留了不少原始水体崇拜的痕迹。鲍屯河是鲍屯人的生命之源。村内有口清冽的泉水叫“神泉”。“神泉”是因为自古以来人们用该泉水敬神故名。鲍屯人有个规矩,挑水敬神时,要选身强力壮的男子去挑,且挑水时只能用一只肩膀,中途不准换肩,避免身体气味影响神水,因此,敬神时只用前面水桶里的水,惟恐对神不敬。
“水仓”有众多的泉水,是鲍屯河的主要是补给水。在水仓附近,笔者看到当地祭祀龙神的神龛,且香火旺盛。每逢农历的初一、十五和正月初二、三挑水时要烧香敬龙王菩萨,反映了鲍屯人民对水的崇拜,这正是鲍屯人自觉保护水利与生态的动力。
鲍屯人祭祀龙神的神龛(水仓附近)
受“山管人丁水管财”的风水文化影响,古人注意到山与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鲍屯人在保护水资源同时,注意保护山上的森林植被及野生动物。
民国《鲍氏家乘》(1930年修)中收录了8份明清两代鲍氏家族土地买卖的契文,除了2份是鲍氏族人内部交易外,其余6份是外姓人卖与鲍氏,且全部涉及山地的买卖。如弘治5年田斌、李万禄、吴显荣将三姓所有公共山坡出卖,这些山地“或作阴地,或作阳宅,或栽树木”,也有契文规定田土买卖的用途为“栽茶蓄树护坟为业”,山场的出卖包括“山中一切化稿,白杨一切杂树”。这说明山场买卖的用途主要不是种植杂粮,而是作祖坟或林木的种植,其目的在于培植风水。
鲍氏家族为了保护“龙脉”或“风水”,倡导栽茶蓄树护坟,并禁止族人或外族人在祖坟山上或附近砍伐树木,有意无意之中避免了水土流失,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而采取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当地老人讲,鲍屯村的村规民约明确规定河岸、河坝不得损坏,岸上的树木更不准破坏。原先鲍屯河两旁皆种植大量的杨柳树(这是鲍屯原名“杨柳湾”的原因吧),起到加固堤坝的作用,并且几百年中一直保护很好,可惜在1958年大炼钢铁前后被砍伐,目前在疏通河坝时候还可发现一些几百年的老树根。
民国《鲍氏家乘》卷5记载鲍屯的风水极佳,“览其形,地极壮丽,脉其甚丰饶,狮象把门,螺星塞水,文峰玉案,森然排列,群山怀抱,古树参天”。正是出于风水保护的目的,鲍屯人精心规划了水口园林,对风水林严加保护。
鲍钟权回忆,建国以前鲍家屯周边山地分为风水林山和薪炭林山两种。风水林山包括小青山(螺星山)、黄山(狮子山)、大青山(贵人山)、大菁山(象山)等,长期作为风水林保护起来,因而有大量的原始森林,直到1958年大炼钢铁被砍伐;薪炭林山(当地叫“柴山”)包括老苗山、牙口山等,这是鲍屯人薪炭燃料的主要来源。鲍屯村门口对着两座小山,黄山像狮子,大菁山像大象,两山之间是像螺丝的小青山,山麓是河流交汇处(即鲍屯的水口处),当地民谚“螺丝塞水口,世代出诸侯”。
为了保护良好的风水,使家族长盛不衰,鲍氏家族出台系列的族规或乡规民约,将水利工程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如原汪公殿前曾立乡规民约的碑刻,其内容涉及水利维修、森林和民居防火以及禁止砍伐森林的规定。只可惜这些乡规民约碑刻在“文革”中被毁坏,我们现在只能根据老人的回忆记录部分内容。如封山育林的规定,小果园75岁的鲍钟昌回忆,对砍伐树木的根据树木大小给于一钱到数两不等的罚银。最高罚银5两,那时宗族的权利很大,也有威严,人人惧怕宗族的法规,不敢违背。而今,村规民约也规定鲍屯附近的山禁止采沙石,禁止挖泥制砖。
正如对水的保护涉及到鱼资源的保护一样,鲍屯人对山的保护也强调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体现了维护生物多样性原则。如民国《鲍氏家乘》的祖训规定,“鸟兽蝼蚁皆爱命,切莫打猎与烧山”,将不准烧山和打猎提升到祖宗之法的高度,明确必须严格保护野生动物和森林资源,体现了鲍屯人对环境的珍爱。正是长期封山育林防止水土流失,才有了美丽的田园风光,鲍屯才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样板。
贵州是我国喀斯特最发育的省份,石漠化问题十分严重。贵州的石漠化主要分布在六盘水、安顺、黔西南、毕节等地。安顺地区的石漠化程度仅次于六盘水。鲍屯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但是在鲍屯由于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处处是青山绿水,一派江南风光。
笔者在鲍屯文化人士鲍钟权家访谈,其家门的春联引起笔者的兴趣:“植树造林使青山不老,修河整沟叫绿水长流”。该联是鲍屯人几百年来生产实践中对人地关系的切身感悟,是鲍屯人将水利建设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的生动注脚,体现了屯堡人对原生态的向往。
鲍屯人对大自然的亲近有一个典型的事例。鲍屯村前的水口园林被人誉为“桃花源”,周围是大菁山、大青山、小青山都是植被茂密,除了小青山古树在1958年被毁外,基本上保持原始森林状态。大菁山南麓有个小庄园,人称“桃花源”中的“小桃花源”,里面住着一位75岁的孤寡老人闵志学,是抗美援朝的英雄。复员后谢绝地方政府为他建房的好意,坚持到大菁山麓自己搭建个小屋,寄情于山水之间,过上世外桃源的生活。这里无自来水,也没有通电,靠点煤油灯照明,政府每月220元的补助是老人主要的生活来源。老人终年长发披肩,胡须垂胸,身穿长衫,手里长拿着根大烟杆,独来独往,终身守着那份寂寞和孤独,表现出对人世的超脱。因此,他被人们称为是崇尚自然的典型。
考察归来,我一直在想,鲍屯数百年来形成的水利文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水利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联,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理念。从培植风水的角度,鲍屯人几百年以来展开了系列以水利为中心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行为,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反过来维护了水利的良性运转,鲍屯水利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样板,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模式。
近年来有人提出“绿色水利”的概念,主张绿色水利是我国水利的发展方向。所谓的“绿色水利”是指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废弃全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且节水高效的利用水资源的行为与文化。[27]鲍屯水利可以说是绿色水利的样板。事实说明,水利发展必须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
原载:中国人文田野(第2辑),巴蜀书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