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心简介 | 学术团队 | 科学研究 | 前沿动态 | 学术交流 | 田野考察 
当前位置: 首页>>田野考察>>考察报告>>正文

喀斯特文化遗产数据库研究报告-------以屯堡文化为例


新闻来源:  发表时间:2012年06月11日 阅读次数:[]

喀斯特文化遗产数据库研究报告

-------以屯堡文化为例

(殷红梅教授提供资料)

1背景需求分析

从世界范围来看,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可溶性岩石地区,面积达51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10%。中国喀斯特分布面积超过124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以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面积最大,最典型。贵州处于世界三大连片喀斯特发育地区之一的东亚片区中心,喀斯特出露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分布面积达73.8%。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在喀斯特地区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创造了一系列独特的文化与文明形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生态系统。

“喀斯特文化史喀斯特地区的时代居民对环境的利用与改造的过程及其结果,以及所体现的一切人地关系”(熊康宁,杜芳娟,廖婧琳,2005)。在贵州,喀斯特地区拥有人类丰富的文明与文化遗产,具有典型性,喀斯特文化遗产作为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喀斯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实现对喀斯特地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全世界尚无一个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喀斯特文化遗产做系统的保护。本数据库的建立,以人类学、地理学的基本方法为指导,通过对喀斯特文化遗产做系统的采集与分类,以数据库的形式给喀斯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为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公众提供平台,进而提高对喀斯特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的技术手段,促进喀斯特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2喀斯特文化遗产数据库构建的基本架构

鉴于喀斯特文化遗产地的特殊性,建议以喀斯特小流域为单元,以流域内自然村寨为依托,构建喀斯特文化遗产数据库的数据采集样本单位。

图1:贵州喀斯特文化遗产数据库基本构架图

其中,相应的实体属性如下:

2.1管理者

属性:部门、负责人、职责、联系电话;

2.2研究人员

属性:编号、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称、职务、地址、联系方式;

2.3遗产拥有者

属性:编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技能、地址、联系方式;

2.4浏览者

属性:编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地区、职业

2.5村寨

属性:编号、名称、行政属地、所在流域、民族、人口;

2.6流域

属性:编号、面积、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温度、人口;

2.7遗产

属性:编号、名称、所属类型、级别、文化功能、照片、视频

3喀斯特文化遗产分类

建立喀斯特文化遗产数据库,必须对喀斯特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为避免文化碎片式的保护,本数据库以喀斯特文化生态生态型的完整性保护为目标,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1972)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为标准,结合喀斯特文化遗产保护实际,对贵州喀斯特文化遗产进行分类。

大类

亚类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1

喀斯特物质文化遗产

11

文物

12

建筑群

13

遗址

2

喀斯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3

非物质文化遗产

31

口头传统与表现形式

32

音乐

33

舞蹈

34

戏曲

35

传统手工艺

36

节庆节事

37

体育竞技

4数据库建设样本

在数据库建设初期,主要采集花溪镇山村、黄果树石头寨、平坝天龙屯堡作为喀斯特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设样本。最后逐渐增加扩建、录入,形成贵州喀斯特第五文化遗产书库。

4.1屯堡文化

在安顺通往云南的滇黔驿道周围分布着一些村寨,走进村寨,你看见的是石头的瓦;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俨然一座石头城。居住在这里的妇人身着大袍,栓围裙,系腰带,头缠白帕,这些妇人和她们的家人一起被称为“屯堡人”屯堡人是600多年前“征南,填南”将士的后裔,至今他们仍保持着600多年前汉族的风俗,并与居住地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屯堡文化”。

屯堡文化的由来可以追朔到公元1368年,当时朱元璋正式登基,盘踞在云南的云南王把匝瓦尔密是元顺帝北逃后,元朝遗留在西南的军事势力。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精心挑选了三位大将—主将付有德,左将军蓝玉,右将军沐英率领30万大军分两路出征云南。30万大军以不过百天的速度把梁王的部队一举催垮,把匝瓦尔密夫妇被迫自杀,云南境内的元朝残兵被全面消灭,其余地方势力也先后归顺。第二年,作为地方最高指挥机构的贵州都指挥使司和云南都指挥使司建立,朱元璋的势力填补了西南这片空白。但朱元璋认为西南变乱的根源并为根除,因为中央王朝在此地没有固定的势力可以长期震慑,弹压当地各路豪强。他决定把足够大的军队留在云贵高原,威慑四方。来自江南中原的精锐部队沿着横贯云贵高原的咽喉要道次第布防,按照明军的编制驻扎下来。

在制约云南安宁最前沿的贵州,特别在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称的安顺一线,军队屯扎尤为密集。据《贵州六百年经济史》和《贵州开发史记》记述按足额计算,当年在贵州的20多个卫的军人应有20万左右,相当于10%的国防军,人口稀少的贵州,一夜之间冒出这样庞大的军队,供养成了大问题,靠赋税,靠征调似乎都不现实,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军人自己养活自己—屯田。

就这样,来自中原的20万大军和他们带来的文化便在贵州腹地驻扎下来久而久之,形成了今天的屯堡文化。

4.1.1堡文化的保存与发展

l 保存

经历600多年,屯堡人依旧保持着当年从江南带来的风俗习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们是特殊的移民:其一,他们是有组织的群体,许多人来自同一地方,又定居在同一地方,有能力将故乡的文化比较全面的带入移居地,有可能将带入移居地的文化保存下去。其生活的地理环境虽有改变,而文化环境一如既往,不至入乡随俗,使自己融入移居地的文化之中。其二,他们是奉皇命征讨叛逆,绥服边疆而来,队伍庞大,拥有精良的武器装备,这就注定了他们和土著人的不协调,一方面,地方土官不甘心失去往日的威风,经常故意挑拨事端,煽动民众与军官对抗,另一方面,卫所军官以征服者的姿态居高临下,根本不把土著人放在眼里,双方冲突不断。第二,从生活方式上看,屯堡人的生活是封闭的,他们只与卫所发生联系。通过街道将单家独体的院落连接成村落共同体,通过驿道将村落共同体连接成更大的社区。以卫的建筑为中心,周围分布五所;以所的建筑为中心,周围分布众多的屯堡。在屯堡内,在社区内,既有军事防御,又有商业活动场所,既有田舍坟地,又有学校和寺庙祠堂。他们的一切活动都可以在封闭的区域内进行。虽然以他们的居住地为中心形成了商业活动城镇和集贸市场,周围的土著人也前来交易,但是他们与土著人之间只停留在商品交换的物质层面,平时不与土著人来往。第三,从屯军的婚姻观念上看,“奉敕征南”的身份是屯堡人高傲的最大资本,因此永远保持身份的纯洁至关重要,如果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那就意味着其子孙“非我族类”,必定要被开籍出门庭。再不可能与屯堡人享受同等待遇。清嘉庆时李宗访在“黔记”一书中有段文字说:“凡他人客黔取妻生子,名“转窝子”,转窝子所生名“门斗子”,再转则“土人”矣。”

l 发展

(1)石头建筑的形成

对土著人的武力镇压,也就使得屯堡人把自己置于土著人的对立方;出于对土著人的警惕和防卫,他们便搬进了石墙石瓦的屯堡,屯堡人的石板房是融合布依等民族的石板房特点和江南庭院建筑的布局,传统的屯堡式住房为外石内木的石木结构。外面砌墙的石头间无泥浆粘和,里面起支撑、加固作用的木架不用铁钉,均为榫卯结构;只有大半人高的门,外小内大只容得下一只猫钻进的猫猫窗,这种设计既便于防御敌人的进攻,又可以有效地增大采光量。

(2)屯堡人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传承下来的歌唱形式-山歌

过去一个个屯堡村寨之司,相距山高路远,屯门紧闭。相互传唤需要音高声长,他们唱出的多是音调高扬,节奏悠长的山歌。男女互诉倾慕和思恋,也借助这抒情的歌声。山歌没有现成的唱本,而是即景生情即兴而作,随口唱出,现编现唱。比兴贴切,调侃风趣,屯堡风味十足。一般为七字句,讲究押韵。

(3)屯堡人的口头语言艺术丰富诙谐、幽默风趣

晚饭后他们常围着“屹蔸火”或坐在地炉火旁;听老年人天南地北地“吹嗑子”(即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摆龙门阵)。有时把听众引得捧腹大笑,有时不知不觉中听到鸡叫天明。不少屯堡“嗑子客”堪称语言大师,他们的轨闻故事早已闻名遐迩,成为屯堡人中“阿凡提”式的人物。种种这些,使中原的汉族文化和黔中大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今天的“屯堡文化”。

4.1.2屯堡文化的表现形式

l 服饰

l 屯堡人的服饰,主要表现在妇女身上,她们的装束通常是宽衣大袖,大衣袍及长膝下。领口、袖口、前襟边缘皆镶有流绣花纹,腰间以两端垂于膝弯部的织锦丝带系扎。长发挽成圆网罩于脑后,上有玉簪等首饰。妇女婚否的区别在于:未婚少女梳长独辫;已婚者除了把头发挽起来后尚需剃额修眉。妇女装束中往往还配有耳坠、手镯、戒指、手笼、长圆裙以及用绣、补、镂、镶、滚等方法制作的高帮单勾凤头布鞋。

绣花鞋:绣花鞋十分讲究,鞋底是布底,鞋面上有尖头略向上翘起,呈倒勾状,鞋帮大多以蓝色、青色、绿色为底色,上面绣着色彩斑斓的花鸟鱼虫。

l 建筑

民居建筑:用石头垒成,具有防御功能、江南特色。

屯堡民居建筑最大的特点是石头的广泛应用。“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子石头的缸”。这就是对屯堡建筑的真实写照,屯堡寨中,看到的是石头,手摸到的是石头,脚下踩的仍然是石头。石头构筑了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屯堡;屯堡的每个家庭都是封闭的:一般是一宅一院,每个院落都设计成燕窝式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厚固的围墙将自己紧紧包裹着。坚实的大门抵御着外面的危险,院与院之间互不相通,每一个屯堡都是封闭的;若干个封闭的家庭院落组成只有一个门洞进出的死巷道建筑群,又有更厚固而高大的围墙将若干只有一个门洞进出的死巷道建筑群包裹成为封闭的屯堡。每个院落大门都留有枪眼,有的还在主屯门上建有箭楼。屯堡建筑虽然把军事功能放在首位,但也不完全一味是粗犷的东西。屯堡人的民居建筑雕刻还是十分细腻精巧的,特别是特别民居的门头雕刻最为繁复,有花窗、花板、垂花柱。每个部件都饰以不同的图案,最为典型的是古语类的福(蝙蝠)、禄(梅花鹿)、寿(麒麟)、喜(喜鹊),正宗传统的汉族雕刻图案。

l 碉楼:“多耸立在正房和厢房接处的侧边,方便与邻居通风报信。碉楼大小由地势、使用者的需要和经济条件所决定,有二、三、四层左右,规模不求宽大,主要向高处发展,多在20米左右,以供瞭望;四面开有枪眼,用以狙击从不同方向进攻的敌人。碉楼以硕大的石块砌成,坚实牢固。”(张晓松,2007)

l 碑刻

l 天台山五龙寺:属于建筑群。天台山五龙寺是屯堡古寺庙建筑的典范,它雄峙于一峰独秀的天台山上,四周城墙怀抱,是军事功能和宗教功能合一的建筑。五龙寺是屯堡古寺庙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它始建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被建筑专家赞誉为“石头建筑的典范”、“深山明珠”。它的结构分内外两部分,外部均用石块砌垒,与山岩由于风化造成的水平线十分接近,浑然一体,表现出粗犷的性格,墙壁上开极少的猫窗,一望即知其军事堡垒的防御功能;内部本构件精雕细琢,特别是大殿前的木雕,一幅一个人物故事,生动逼真,各栋建筑更是灵施巧布,在有限的山岩上,创造出了丰富的建筑空间。

l 饮食

军旅食品是屯堡人的传统食品。这些食品种类繁多,从主食中的糍粑,糕粑、包谷粑,到副食中的腊肉、香肠、血豆腐、干盐菜、干豆鼓、糟辣子等、无不具有可以长期存放和便于收藏的特点他们把主菜通过盐制,烟熏伙烤,便于存放和携带。这些食品是当年他们的祖先为适应战争和迁徒的需要而特意制作的,一直流传到今天。现在屯堡人家家户户都有炕腊肉、血豆腐、香肠的习惯,是招街贵宾必不可少的菜肴。

l 风俗活动

(1)地戏

地戏,俗称跳神,由原难舞的分支军难演变而来,盛行于屯堡村寨,是集地戏、祀、娱乐于一体的古老戏种。是源于商周时期傩仪的一项古老艺术,距今已有近六百年历史,被曹禺先生称为“戏剧的活化石”。和我国其它地方所谓的“跳神”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不是一项宗教活动,也不单纯是一种娱乐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不废武事。另一方面也是向周围的苗族、布依族等民族炫耀武力,以求自身的安宁 。地戏是一种民间活动,演员都是当地的农民。演出时间也是在农闲的中元节前后和春节期间——跳米花神和祈祷丰年 。由于地戏演出的目的是“不废武事”,因此他们的一招一式都是从武术套路中演化而来,颇具勇武精神。表演双方争战时,都以刀剑枪戟交锋。地戏在长期的表演中已逐渐积累了一些程式化的表演动作,如金鸡独立摆动脚内扣的坐马式,走两步后再踹飞脚的二步半等。对唱腔却关注较少,一般只求高亢响亮,无需婉转回旋。地戏中有男将、女将的区分,而唱腔却男女无别,悲喜同调。地戏的唱词一般为七言,也有十言的,分上下句,开始时往往是一些即兴演唱,题材都是历代的金戈铁马、兴废争战。《水浒》虽为四大名著之一,却从没有人跳,而民间更有“三国不跳走麦城,岳传不跳风波亭”的约定。地戏面具俗称脸子,是由傩面发展而来的。脸子是地戏的灵魂,它的形象是根据地戏谱和民间关于此人物的传说来雕刻的。演出中,神匠们都是头蒙青纱、头戴面具、上插雉翎、手执刀矛、腰系战裙,最特别的是他们每人还拿一把纸折扇,休息时用来扇风,轮到他表演时便插在腰间,这都是地戏所特有的。

地戏面具:它是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和调北填南的产物,征南官兵一方面怀念故土和亲人,为了祈求丰收,平安纳祥;另一方面,为了鼓舞士兵锐气,以此宣扬忠心报国的历史英雄事迹,同时娱乐自己,教育后人。屯军官兵崇拜历代英雄,常用演艺他们的征战功勋,可是又怕有损心中的英烈,也不让英雄的神灵在驱鬼的过程中受到鬼怪的伤及,于是就请雕匠把英雄的相貌雕刻出来。

(2)宗教信仰

屯堡人是典型的泛神论者,供奉着他们信奉的如来、观音、玉帝,还有孔子。佛道儒三教并列,享受着屯堡人供奉的香烛果品。在这里,每一个神都有非常具体的功能,像韦陀这类的道教诸神成为护坛神使,而玉帝、佛主、圣人都成为创世神。他们不仅信奉佛、道、儒三教,也信仰万物有灵——山有山神、水有水神。屯堡人忌食牛、马肉,而且每逢十月初一牛马大神的生日还要烧香烛供奉。他们节日甚多;正月“玉皇会”、二月“观音会”、三月清明氏族上“大众坟”、四月洛佛敬香、五月关帝磨刀会”、六月妇女烧签章、村人祀田祖“打平伙”、七月过月半、八月中秋偷瓜盗菜、九月重阳打糍把、十月迎城皇、十一月货冬、十二月过年,每个月都有节日,全年沉浸在节日中,也表现出屯堡人的乐观,喜热闹的性格,农闲时他们从事活动较丰富。

迎汪公:“迎‘汪公’是屯堡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每年正月十六日凌晨,屯堡人就要把红面长须,身穿官袍的‘汪公’从平日祀奉的汪公庙里请出来,沐浴,上袍等仪式完毕后,将汪公老爷端放在一个红锦缎子扎成的轿子里,由全屯最有威望的老人引路,轿后有跟随着高妆彩车、莲船、地戏队,前呼后拥,鸣锣鼓开道,游乡窜寨。汪公神轿所到之处,都要顶礼膜拜,每家每户逐一参拜敬香,捐资供奉,燃起鞭炮迎送。整个仪式从汪公出门算起,往往需要经过一天一夜的时间”(张晓松,2007)。

(3)婚姻观和婚俗

天龙地方的屯堡人实行内部通婚,屯堡人的姑娘一般不嫁给周围的苗、布依等民族,而周围民族的姑娘也很难嫁到天龙。屯堡人的婚俗讲究“三回九转”:首先,男方相中了哪家姑娘,则请媒人带上烟酒去议亲。女方同意后男方家会送去男子的生辰八字,让女孩的父母请先生配婚,如果两个人的生辰八字相配的话,女方会请媒人带上黄豆送给男方家,表示很合适(很“逗头”),然后就是男子本人到女方家提亲,见面后女方的父母觉得合适的话,双方的婚事就算定下来了,不能再轻易反悔。这之后就是下聘礼、准备新房和嫁妆。婚礼当天新郎会和叔伯、兄弟一起去迎亲,而新娘则需要两个姐妹去扶亲,并要有家中长辈和主要的亲戚送亲,这表示双方对这门亲事都很重视。新娘是由其兄弟背上轿的,而等到了新郎家的村口,新郎要背新娘回家,整个过程中扶亲的人都会给新娘打一把红伞辟邪。等到拜了天地和酒宴宾客,以及三天后扶亲人陪新娘回门完毕之后,整个婚礼才算结束。

(殷红梅教授提供资料)


上一条:古水利工程何以六百年不衰——安顺鲍屯古水利考察记

关闭

 

 联系电话:0851-6700648   传真:0851-6700648    基地Email:kst6700648@163.com 
   版权所有: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宝山北路116号   邮编:550001